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深入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其固有的“三性”特征使得煤电机组发电量仍占全国发电量的67%以上,煤电机组作为电力系统“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地位愈发凸显。尽管通过设备改造、运行优化调整等手段,煤电机组已实现了一定深度的调峰,但与电力负荷需求变化及电网调峰调频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煤电机组侧需提供更深层次的调峰调频服务。
储能技术可实现热能、压力能、电能、机械能等的大规模储存,煤电机组通过灵活性改造可与大规模储能系统耦合运行,充分挖掘燃煤机组的调峰调频潜力,实现发电侧的深度调峰调频。然而,储热能技术与燃煤发电机组耦合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和难题。
为加快储能技术在发电侧调峰、调频中的应用,提高发电侧深度调峰调频能力,共同面对储能系统耦合带来的巨大挑战,解决相关技术难题,《热力发电》编辑部特邀北京建筑大学熊亚选教授、东北电力大学陈奇成教授、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王志杰教授级高工、郑州大学田禾青副教授作为特约主编,共同策划“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关键技术及应用”专题。
专题拟定于2025年第12期出版,重点关注用于发电侧调峰、调频的储能技术及耦合技术。诚邀国内外各位专家、学者积极撰文,踊跃投稿,共同探讨、解决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一、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前沿储能技术
2)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技术研究综述
3)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理论研究
4)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实验研究
5)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系统稳态/非稳态仿真模拟
6)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控制策略
7)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技术示范工程
8)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经济性与市场机制,社会和环境影响
9)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工程应用技术难点、痛点、解决办法与经验分享
二、截稿日期
2025年9月15日
三、投稿要求
1. 专题仅收录未曾公开发表的技术论文、研究综述,拒绝一稿多投。
2. 投稿论文应论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充分体现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3. 作者须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负责,请勿涉及保密内容。
4. 投稿论文应参照《〈热力发电〉论文投稿模板》撰写,技术论文(包括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6000字左右为宜,研究综述(要求有较全面的陈述和较深入的评论)10000字左右为宜。
5. 论文一经评审录用将开具录用通知并对优秀论文实行网络首发,全部论文拟定于《热力发电》2025年第12期统一出版。
四、投稿方式
投稿请登录《热力发电》网站http://rlfd.cbpt.cnki.net,点击“作者在线投稿”,完成注册后按照提示在线投稿,投稿时“计划栏目”请选择“储能耦合发电侧调峰、调频关键技术及应用”专题。
五、联系方式
熊亚选:xiongyaxuan@bucea.edu.cn
陈奇成:chenqicheng2010@hotmail.com
王志杰:20025306@163.com
田禾青:tianhq@zzu.edu.cn
《热力发电》编辑部 李园 rlfdzzs@tpri.com.cn 029-82002272
《热力发电》编辑部
2025年3月20日